|
各類危險品運輸途中起火該如何處理?时间:2020-08-26 客戶: 各類危險品運輸途中起火該如何處理? 柳州海通物流: 柳州海通物流來告訴你! 因為危險貨物品種3000多種,各個貨物的性質複雜,要求運輸保管條件都不一樣。為了便於製定相應的運輸條件,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及一旦發生事故便於施救,按危險貨物性質相近、運輸條件相同的原則,將危險貨物分為九類: 一類:爆炸品; 二類: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; 三類:易燃液體; 四類:易燃固體、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; 五類: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; 六類: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; 七類:放射性物品; 八類:腐蝕品; 九類:雜類。爆炸品 滅火方法:用水冷卻達到滅火目的,但不能采取窒息法或隔離法。禁止使用砂土覆蓋燃燒的爆炸品,否則會由燃燒轉為爆炸。撲救有毒性的爆炸品火災時,滅火人員應佩戴防毒麵具。 撒漏處理:對爆炸物品撒漏物,應及時用水濕潤,再撒以鋸末或棉絮等鬆軟物品收集後,保持相當濕度,報請消防人員處理,絕對不允許將收集的撒漏物重新裝入原包裝內。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滅火方法:將未著火的氣瓶迅速移至安全處;對已著火的氣瓶使用大量霧狀水噴灑;火勢不大時,可用二氧化碳、幹粉、泡沫等滅火器撲救。 撒漏處理:運輸中發現氣瓶漏氣時,特別是有毒氣體,應迅速將氣瓶移至安全處,並根據氣體性質做好相應的防護,人站在上風處,將閥門旋緊。大部分有毒氣體能溶解於水,緊急情況時,可用浸過清水的毛巾捂住口鼻進行操作,若不能製止,可將氣瓶推入水中,並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處理。 易燃液體 滅火方法:消滅易燃液體火災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幹粉等滅火器撲救。 撒漏處理:及時用砂土或鬆軟材料覆蓋吸附後,集中至空曠安全處處理。覆蓋時,要注意防止液體流入下水道、河道等地方,以防汙染環境。 易燃固體、自燃物品 易燃固體、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撲救,相對其他種類的危險化學品而言是比較容易撲救的,隻要控製住燃燒範圍,逐步撲滅即可。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滅火方法:氧化劑著火或被卷入火中時,會放出氧而加劇火勢,即使在惰性氣體中,火仍然會自行延燒;無論是將貨艙、容器、倉房封死,或是用蒸汽、二氧化碳及其他惰性氣體滅火都是無效的;如果用少量的水滅火,還會引起物品中過氧化物的劇烈反應。因此,應使用大量的水或用水淹浸的方法滅火,這是控製氧化劑火災的最為有效的方法。 有機過氧化物著火或被卷入火中時,可能導致爆炸。所以,應迅速將這些包件從火場中移開,人員應盡可能遠離火場,並在有防護的位置用大量的水來滅火。 撒漏處理: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如有溢漏,應小心地收集起來,或使用惰性材料作為吸收劑將其吸收起來,然後在盡可能遠的地方以大量的水衝洗殘留物。嚴禁使用鋸末、廢棉紗等可燃材料作為吸收材料,以免發生氧化反應而著火。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滅火方法:液體毒害品著火,可根據液體的性質(有無水溶性和相對密度的大小)選用泡沫滅火,或用砂土、幹粉、石粉等施救。 固體毒害品著火可用水或霧狀水撲救。 無機毒害品中的氰、磷、砷或硒的化合物遇酸或水後能產生極毒的易燃氣體氰化氫、磷化氫、砷化氫、硒化氫等,因此著火時,不可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劑,也不宜用水施救,可用幹粉、石粉、砂土等進行撲救。 撒漏處理:毒害物泄漏時應及時處置,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及疏散工作。因為絕大多數有機毒害物都是可燃物,且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的有毒或極毒的氣體,所以,做好毒害品著火時的應急滅火措施是十分重要的。 放射性物品 滅火方法:當放射性物品著火時,可用霧狀水撲救;滅火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具,並站在上風處,向包件上灑水,這樣有助於防止輻射和屏蔽材料(如鉛)的熔化,但注意不能使消防用水過多,以免造成大麵積汙染。 放射性物品沾染人體時,應迅速用肥皂水洗刷至少3次;滅火結束時要很好地淋浴衝洗,使用過的防護用品應在防疫部門的監督下進行清洗。 撒漏處理:當放射性物品的內容器受到破壞,使放射性物質可能擴散到外麵,或劑量較大的放射性物品的外容器受到嚴重破壞時,必須立即通知當地公安部門和衛生、科學技術管理部門協助處理,並在事故地點劃區適當的安全區,懸掛警告牌,設置警戒線等。 腐蝕品 滅火方法:腐蝕品著火,一般可用霧狀水或幹砂、泡沫、幹粉等撲救,不宜用高壓水,以防酸液四濺,傷害撲救人員。 撒漏處理:硫酸、鹵化物、強堿等遇水發熱、分解或遇水產生酸性煙霧的物品泄漏或著火時,不能用水施救,可用幹砂、泡沫、幹粉撲救或礦砂吸附。 親愛的司機朋友們:危險品運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,作業人員更是不得半點馬虎,隻有認真落實每一步的安全防範措施,才能防止火災事故發生。 必威手机版本 ,成立於2007年。位於柳州市三中路68號文軒大廈七樓,是柳州市14家危險品貨物運輸公司之一,擁有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八、九類危險貨物(工業固廢專項運輸)及普通貨物運輸資質。在柳長路有40畝停車場(物流園),是廣西道路運輸協會會員單位、柳州市物流協會會員單位。 |